专业简介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新闻公告
旗下产业
 
 
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2022版)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代码:080702

专业名称(中):电子科学与技术

专业名称(英):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方向: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

专业优势与特色: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四川省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养、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以及扎实实践能力,能在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研究开发、运营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员工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学习或深造,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发展的能力,能够融合贯通数理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及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专业知识,为本学科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2:具有较强工程创新能力,能结合新技术、新方法,系统运用现代工具从事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领域的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研究开发、运营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3: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在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活动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等影响因素,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

培养目标4: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沟通及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在实际工作中胜任不同角色;

培养目标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拥有自主的终生学习习惯和能力,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服务于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将光电子与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抽象为数学、物理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模型进行描述、分析和求解。

1.1 能够将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工程图学的语言工具用于广义工程问题的表述;

1.2 能够将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等专业领域工程问题表述为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分析、求解;

1.3 能够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及相关专业知识,采用数学模型方法,推演、分析光电子与微电子工程问题的性能极限和优化途径;

1.4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对光电子与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对光电子与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以及建模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学、工程科学等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光电子与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2.2能够基于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光电子学、微电子学的基本科学原理,对光电子与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有效分解和正确表述;

2.3 能够借助文献研究,对光电子与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对比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根据目标要求,运用工程设计方法,考虑所需材料、器件、系统及工艺技术,设计光电子与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影响。

3.1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能够基于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工程问题的特定需求,完成光电子和微电子材料、元器件(部件)的设计;

3.3能够根据设计指标参数及要求,考虑所需光电子和微电子材料、元器件(部件)及工艺技术,完成光电子和微电子系统或工艺流程的设计;

3.4能够在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工程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影响。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对光电子与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构建实验系统、分析解释实验数据等科学方法,并通过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原理,通过文献研究,调研分析光电子与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能够基于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工程对象的特征,选择相应技术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采用恰当的仪器设备、原材料、元件及软件工具构建实验系统,安全的开展实验,正确的采集实验数据;

4.4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运用工程科学与专业知识评价实验结果,并通过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选择与使用适合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资源、工程工具和设计工具,对光电子与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理解所用工具和技术资源的局限性。

5.1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现代专业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5.2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现代工程设计、仿真、开发系统的使用技术,并了解其适用范围;

5.3能够针对光电子与微电子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评价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行业准则、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专业工程活动的影响;

6.2能客观分析、评价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项目的实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基于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电子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

7.1理解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内涵及意义,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7.2能够正确理解并合理评价电子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了解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使用、废弃、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和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理解并遵守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明确个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8.2 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身心健康;

8.3理解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明确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福祉以及环境保护所负有的社会责任,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有跨学科适应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具备跨学科适应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能与其他学科成员有效沟通,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9.2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通过有效管理机制,顺利完成团队任务目标。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采用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等方式,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熟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能以文档、报告、发言等方式就本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并回应质疑,理解与两者交流的差异性;

10.2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多学科环境下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

11.1掌握一般工程项目或产品设计与实施的全周期、全流程管理原理,以及项目管理中涉及的成本分析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中运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理论和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有明确的认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

12.1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对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技术理解、归纳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能跟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动态,适应本行业及社会的发展变化。

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八门):

光电子技术方向: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光学、光电子技术、光电子器件、激光原理与技术、集成光学、光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微电子技术方向: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介质与磁性物理,微波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集成电路工艺原理、微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类:电子信息类

专业代码:080705

专业名称(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名称(英):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按照员工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学习年限为3-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优势与特色: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坚持培养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具备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和激光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工程能力,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应时代发展需要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基于川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远景目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和关键,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信息+智能”为特色,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与文化素养、身心素质、创新精神与国际化视野、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自然科学知识,能够在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和激光信息技术领域从事产品研究、开发、设计、运营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员工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学习或深造,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适应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能力,能够融合贯通数理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及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和激光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为本学科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2:具有较强工程创新能力,能结合新技术、新方法,系统运用现代工具从事光电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研究开发、运营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3: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在光电信息技术领域的工程活动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等影响因素,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

培养目标4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沟通及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在实际工作中胜任不同角色;

培养目标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拥有自主的终生学习习惯和能力,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服务于光电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三、毕业要求

依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制定了如下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将光电信息技术复杂工程问题抽象为数学、物理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模型进行描述、分析和求解。

1.1能够将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广义工程问题的表述;

1.2能够将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光学等专业领域工程问题表述为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分析、求解、推演;

1.3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对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对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以及建模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学、工程科学等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并进行有效分解;

2.2能够基于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学设计及CAD、光电子技术的基本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对信息智能感知与激光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正确表述;

2.3能够借助文献研究,对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对比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根据目标要求,运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信息智能感知与激光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影响。

3.1掌握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能够根据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应用指标参数及要求,完成相关模块或功能单元的设计;

3.3能够面向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特定需求,完成信息智能感知与激光信息技术系统设计,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4能够在光电信息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影响。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对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构建实验系统、分析解释实验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光电信息技术相关原理,通过文献研究,调研分析信息智能感知与激光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能够基于信息智能感知与激光信息技术领域工程对象的特征,选择相应技术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采用恰当的仪器设备、元件及软件工具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科学地采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运用工程科学与专业知识评价实验结果,并通过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选择与使用适合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资源、工程工具和设计工具,对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理解所用工具和技术资源的局限性。

5.1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现代专业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专业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5.2能够使用专业机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软件进行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计算与设计;

5.3 能够针对光电信息技术领域特定问题,选择与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评价光电信息技术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行业准则、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专业工程活动的影响;

6.2能客观分析、评价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项目的实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基于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和激光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理解光电信息产业领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内涵及意义,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7.2能够正确理解并合理评价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和激光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了解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使用、废弃、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和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光电信息技术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明确个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8.2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身心健康;

8.3理解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明确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福祉以及环境保护所负有的社会责任,能在专业领域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具有跨学科适应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具备跨学科适应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能与其他学科成员有效沟通,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9.2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通过有效管理机制,顺利完成团队任务目标。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采用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等方式,针对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熟悉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能就专业问题,以发言、文稿、报告等方式就本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并回应质疑,理解与两者交流的差异性;

10.2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应用于多学科环境的工程实践。

11.1掌握一般工程项目或产品设计与实施的全周期、全流程管理原理,以及项目管理中涉及的成本分析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在多学科环境(包括模拟环境)下,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对专业领域理论和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有明确的认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有不断学习和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核心课程:

信息智能感知方向(8门):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基础光学实验、信息光学、光电子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光信息技术实验

激光信息技术方向(7门):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基础光学实验、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半导体激光器技术、激光技术实验


应用物理学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信息(2012)

专业类:物理学类(07)

专业代码:070202

专业名称(中):应用物理学

专业名称(英):Applied Physics

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按照员工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学习年限为3-6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优势与特色:本专业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培养具备物理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知识技能,拥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四川省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学、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等理论基础,掌握熟练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践技能,具备运用专业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适应本领域技术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能够从事与物理化学能量转换、存储所涉及的材料、器件的研发、生产、应用、管理等工作。毕业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达到下列目标:

1.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科学素养。

2. 具有扎实的物理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 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

4.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5. 能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应用及项目管理等工作。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专业知识: 掌握数学、物理、工程等基础知识以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专业知识。

1.1 掌握用于解决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

1.2 掌握用于解决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的工程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电路与电子应用技术知识等;

1.3 掌握用于解决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专业知识;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工程基础和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专业的知识和基本原理,用于识别、表达、分析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具有运用数学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2具有识别、表达和分析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3具有通过文献调研,综合数理、工程科学知识研究分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相关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相关科学和工程问题的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精神,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够提出和表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的科学和工程问题;

3.2 能够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新能源材料和器件;

3.3 能够设计、合成、制备与测试新能源材料和器件;

3.4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行业相关标准,能够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掌握基本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合成制备、性能评测、实验分析理论和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4.2能够基于应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相关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4.3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能够运用材料及器件的设计和制备、器件组装与测试等方面的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实现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仿真、测试和调试。

5.1能够针对复杂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5.2具备使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现代工具,以及专业设计与仿真软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5.3能够利用现代工程工具对复杂问题进行模拟和预测,并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科学和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科学与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应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产业相关的产业行业规范、安全要求、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6.2能够分析和评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了解新能源产业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

7.2理解和评价新能源产业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科学素养、身心素质、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

8.2能够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担当使命,履行职责。

8.3 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老员工体质健康标准。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中各种角色的含义,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9.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团队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科学与工程问题,能够以撰写报告、过程文档等书面形式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10.2能够以陈述发言、回应指令等口头方式清晰表达自我的意见;

10.3能够阅读、翻译外文专业文献资料,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11.1掌握项目管理知识和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够运用项目管理知识进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采用多种方式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有终身学习意识;

12.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适应科技的发展。

主要专业核心课程(5门):

 

现代物理基础、物理化学、电化学原理、光伏器件与光伏技术、锂离子电池科学与技术。